算是有感而發吧...

因為CERES本人是連續劇兒童,唸書以外的時間不是動畫就是連續劇。

不論是日劇、韓劇、美劇偶爾都會輪著看,最近又增加了德國肥皂劇、西班牙影集、法國影集,
(真人秀的綜藝節目我也很愛)

在看了不少歐美劇後,對照台劇和韓劇,我覺得很有感觸,

以我個人的經驗,我最受不了的劇情就是男女主角吵架,以韓劇為例

幾乎所有的吵架不外乎是這種感覺:

女:我受夠了你的自私任性自大,總是想做什麼都不考慮別人的感受

男:全部都是我的錯嗎?妳倒是很開心的和那傢伙出去嘛


(之後就是無止盡的臭臉、見面就吵架、諷刺、出口傷人)

老實說....實在是很煩!!!

我不懂的是,一般的男女主角也就是=彼此相愛的兩人,
但是常在韓劇中看到的是吵架的情節相愛的情節多很多
總是有一連串的誤會、誤會、誤會,直到最後兩集才前嫌冰釋

這不是很奇怪嗎?很不合理嗎?
一直都在互相吵架的人怎麼可能能夠互相理解、還論及相愛,(鬼才信)

而且如果對方真的是你喜歡的人,怎麼可能能夠一直出口說些傷人的話?
真的喜歡對方的話就該為對方著想,就算是指責,也要考慮對方的心情適可而止,

而我在部分台劇和部分韓劇常常看到的是,
男女雙方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指責對方

但客觀來看,其實女主角都很優柔寡斷討人嫌(即使個性是開朗),男主角幼稚自大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同樣是「吵架」但歐美劇的處理角度就不同了。

對照我最近追的德劇《Verbotene Liebe》的來說

Oliver(網友暱稱 小O) 和 Christian(網友暱稱 小熊) 是對同志情侶,

他們也是重複的「吵架→合好→吵架→合好」的循環
但是很不同的是,他們吵架的內容大多是出自於「為對方著想而吵」

比如:

小熊小O 一張去旅遊的單人機票
小O 因為不想一個人去旅遊所以辦理退票,這一幕被小熊看到,

小熊「這陣子辛苦你了,希望你可以出去完好好放鬆一下」
小O 「如果不是2個人一起去,我就不想去了,我想和你一起去」
小熊 「可是我要參加考試啊,錯過的話還要再俢一學期」


然後兩人為了這件事吵架,
接著分別去找其他親友抱怨,其他親友就會安慰與勸說
對方也是為你好啊~你想想看 小O之前為了你的事業也犧牲很大啊

結果小熊放棄了考試,訂了兩張機票跟小O說「我們一起去吧

但是小O後來知道小熊真的放棄了考試後,就不再堅持
我還是自己去好了」讓小熊能不落後課程進度

-------
從上面的情節我覺得很感動,兩個人都是站在為對方著想的立場,

而且歐美劇有個特色吵架的當事者會跑去和親友抱怨
親友卻是很棒的和事佬,一般都是

安慰當事者→然後說說當事者也有不對之處,對方也是為你好→建議當事者道歉

所以在歐美劇中看到情侶吵架大多不會吵很久,
並且雙方(或其中一方)會勇於道歉、認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↓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↓
然後就是合好的洗鴛鴦浴或是滾棉被,不然就是親來親去

身為觀眾就會看得很窩心,

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愛!!! 才是真正的關心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再舉個常見的對照例子:

同樣是「受傷住院的題材

韓劇(或台劇)的場合:

A「你為什麼讓他受傷?你不是司機嗎?為什麼讓他一個人開車?」
B「.........」(挨罵的一方)


歐美劇的場合:

A「都是我不好,明明知道他最近身體不好還讓他出去」
B「不、是我不好,最近店裡比較忙,我卻讓他做那麼多工作、那麼勞累」


同樣的題材,處理的方式完全不同,
似乎我們東亞國家的連續劇很喜歡以「責備」「咄咄逼人」來作劇情的高潮(或轉折)

但是,歐美劇卻讓我看到人性的良善
當然並不是全部的歐美劇都是這樣,角色難免都會有失控說話傷人的時候
(歐美人說話傷人也挺傷的,他們很喜歡用比喻的諷刺法)

但是大多隔天,或隔幾天就會主動的去向對方道歉,

「我真是太混帳了,那時我不知道是怎麼想的,真抱歉」
「沒關係,沒什麼好介意的」(拍背)


我很喜歡也很欣賞他們的戲劇表現,

這樣的溝通方式,才是成人應該學習的「大人式的相處方式」。

值得我們的台灣的編劇家作借鏡,不要在編些社會亂象了,
民眾更該去學習拒看那些沒營養的節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爆漿吐司 的頭像
    爆漿吐司

    文ちゃん的爆漿吐司

    爆漿吐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